鹽城國能大豐H5#海上風電項目開工
項目將創下“三個紀錄”,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6.1億千瓦時
本報訊(記者 朱步周 黃云鷹 通訊員 府爾處)8月8日上午,全國首個由地市級國有企業開發建設的海上風電場——鹽城國能大豐H5#海上風電項目在大豐港開工,工程總裝機規模206.4兆瓦,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6.1億千瓦時。
鹽城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和豐富的風能資源,擁有582公里海岸線和680萬畝灘涂,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.6米/秒,遠海接近8.0米/秒,是全省乃至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條件最好區域之一。一直以來,由于海上風電場投資規模大,開發難度高,開發主體以大型央企為主。鹽城市國能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市屬新能源開發投資平臺,積極踐行“兩海兩綠”發展路徑,加強自主開發能力建設,2018年底成功獲得大豐H5#海上風電場項目開發權。
該項目位于大豐近海海域,大豐港水域港界外,場區中心離岸距離約67km,規劃海域面積約37.4km2。風電場擬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6.45MW的風力發電機組,配套建設2座220kV海上升壓站、1座陸上集控中心、8回35kV場內集電線路和1回220kV送出海纜,計劃2021年全部并網發電。
“H5#海上風電場采用的裝備主要來自金風科技、江蘇長風、江蘇天能等本地制造企業。”市國投集團、國能公司董事長戴同彬介紹,該項目是國內目前核準建設離岸距離最遠、大規模商業化安裝大葉輪直徑風電機組的海上風電場之一,將創下國內風電場建設的“三個紀錄”:一是首個海上施工現場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、視頻遠程實時傳輸的項目;二是首個實施“一場雙站”、通過三端進行高抗補償的項目;三是首個創新采用儲能應急電源的項目,具有重要工程示范意義。
“每臺風機滿發每小時可發電6450千瓦時,與同規?;痣姀S相比,每年可減少消耗標準煤約17萬噸,減少排放有害氣體約47萬噸、煙塵約1.7萬噸。”國能公司工程總監陳榮介紹,在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及運營安全前提下,公司采取各種措施加強成本控制,先后開展單樁及塔筒一體化設計優化、海上升壓站儲能替代柴發、風機平臺吊機載人等課題研究及應用,預計實際投資37億元,比概算節省成本近3億元。
新能源產業是鹽城重點打造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,我市把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推動轉型升級戰略舉措,全力推進風電全產業鏈布局。截至6月底,全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866.67萬千瓦,占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29.6%。新能源累計發電量100.26億千瓦時,占全省新能源發電量37.56%。
地址鏈接:http://yfdzb.ycnews.cn/yfdz/20200809/html/index_content_000.htm